隔壁學姐/《編織時》靈魂錯置身體就不能當母親嗎?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以最具爭議的多元成家話題為主軸。(圖/絕色國際提供)
文/隔壁學姐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描述小學生小友(柿原琳佳飾)本來與母親兩人同住,有天媽媽突然離家出走,獨自一人的小友到舅舅牧生(桐谷健太飾)的家暫住,並與舅舅的戀人凜子(生田斗真飾)相遇、一起生活。雖然凜子是一位已接受手術、從男身變女身的跨性別者,但小友卻在她身上感受到母親無法給予的家庭溫暖。
《認真編織時》的主題正巧是台灣時下討論最熱烈的議題-多元成家,導演荻上直子會有這部作品的發想,是在2013年從美國歸國時,看到有一篇新聞是關於「母親為了變性孩子製作了假胸部」的報導,因此有感而發創作了本片。
《認真編織時》雖然探討的是一個嚴肅、認真的議題,但是全片步調卻相當溫馨、明亮,凜子用樂觀的人生態度,抹去了每一個對於跨性別者、同性戀者的不公,她不只是教導LGBT族群如何做自己;同時也以平和、溫柔的方式,告訴每一個「正常人」說:「我和你們沒有不同。」
▲小友在凜子愛的陪伴下,成為一個開朗的女孩。(圖/絕色國際提供)
在電影前半段,凜子看似是個無拘無束、生活得相當快樂的跨性別者,然而她其實在國中時,曾經因為自認是女孩而遭到霸凌,周遭歧視的眼光加上對於自己身體的自卑,凜子作為「凜太郎」是相當痛苦的。不過,就在她坦承向母親說出:「我想要胸部。」凜子為自己的人生勇敢踏出了一步。
凜子靈魂錯置的人生能夠得到救贖,絕對少不了她偉大的母親。凜子的母親一開始出場,就大喇喇地向小友嗆聲:「我不准妳欺負凜子,她是我的寶貝女兒。」其實當她在凜子國中時,早就察覺到兒子的靈魂是女孩,比起不甘兒子想從男孩變成女生,她更不捨孩子因為身心的不協調而痛苦,於是她竭盡所能、用毛線織出兩個假胸部向凜子「贖罪」,表達作為一個母親不能讓孩子擁有「正確身體」的心疼;這一份偉大又溫暖的母愛也正是許多人需要用心去感受的。
▲凜子的媽媽為了凜子編織了假胸部。(圖/絕色國際提供)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幕,凜子某次因為發生車禍意外必須住院,但礙於身分證上的性別,她被迫只能住在男性病房,牧生雖然積極爭取讓凜子轉到女性病房,但護士卻只說:「忍耐一晚不行嗎?」小友也只能不甘心地趴在凜子懷中哭泣。這個問題認真思考起來,真會讓人心裡感到十分掙扎與複雜,一個身體構造已變成女人的「男性」,究竟在男性群體中「受到危險」的可能性較高,還是在女性群體中「施行危險」的可能性較高?看到這樣的片段,真的很難讓人不鼻酸。
本片也談及「家庭」與「教育」,這也是多元成家議題中討論最為熱烈的項目之一。電影中,小友在遇見凜子之前,始終不願意跟有同性戀傾向的同學小凱玩耍,因為她害怕「被歸成同一類」而在學校被欺負,凸顯出在社會刻板印象之下,孩子從小就已經被潛意識提醒「同志不正常」。然而,小友在與凜子逐漸接近的過程中,不但從對方身上感受到親生母親所沒有的溫暖,也逐漸拔去偽裝的刺、理解到「沒有誰是不一樣的人」,最關鍵的一幕就是小凱第N次問她「我們一起打電玩好嗎」時,她終於開心地點頭說:「嗯!」真正單純的人性是多麼地溫暖。
▲小凱因為喜歡同性,在學校被排擠。(圖/絕色國際提供)
除了小凱被小友「接受」的溫馨場面,也有社會上最容易發生的「不接受」,而且是來自於他自己的家人。小凱的母親起初在市場撞見小友與凜子,就帶著歧視的語氣要小友「逃離」、同時警告自己的兒子不要再跟小友玩,但她卻不知道兒子與自己所歧視的人同樣「不正常」。直到後來她發現小凱寫給學長的情書,不帶任何溝通與關心,只是將情書撕毀在兒子看得見的地方,將孩子拒絕在自己的道德觀之外,使得小凱也在自認不正常的自卑下輕生,差點釀成悲劇,與凜子的母親產生悲與喜的極大反差。
其實這樣的對比不難理解,若你肯為你的孩子打開一扇門,那麼即便路上荊棘遍佈,但至少有路可走;但若連你自己都不願費心力去傾聽骨肉的聲音,又怎能求無力的孩子徒手橇開一扇鐵門呢?
《認真編織時》全片包含了許多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最重要的莫過於凜子因為喜歡上小友這個「女兒」,而奮力想要盡早改變身分證性別、成為母親的劇情。小友曾經對凜子大喊:「妳才不是我媽媽!」但凜子卻做到了許多母親本能會做的事情、甚至做不到的事情,小友也是因此才打開心房。若認真拿凜子與小友的媽媽來比較,其實除了血緣關係與身分證上的性別,凜子成為母親的資格是無須任何人來評斷的。
●隔壁學姐/骨灰級迷妹,人生有3分之2的時光都在燃燒迷妹魂,後宮跨足中、日、韓。以上言論為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ET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