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泰院》變性人好感只存戲劇中?韓首位變性士官23歲自縊身亡
文/鍾樂偉
去年年初,本來正於南韓陸軍第五裝甲旅中擔任戰車駕駛員,以副士官身份服役的「卞熙洙(音譯,변희수)」,因在服役時期休假前往泰國接受了變性手術,從男性轉為女性以後,回國回歸軍營原希望能以女士身份繼續在軍隊服役,只可惜陸軍卻以她失去了原有男性性徵為由,判定她患有「三級身心障礙」,強制要求她立即退伍。
▲韓國首位變性士官卞熙洙。(圖/達志影像)
雖然後來她曾經就此判決向陸軍申請上訴,但去年7月卻遭駁回,而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也於上年年底就卞熙洙下士一事表明,陸軍在沒有明確法律依據的情況下,擅自將變性手術解釋為身心障礙條件,而強制退役的安排也屬於侵犯人權,勸告陸軍參謀總長取消有關退役處分。
只是多月來,卞熙洙在面對韓國輿論的猛烈抨擊與受保守主導的主流社會價值影響下,身心一直承受著無比壓力,自去年開始已接受家附近的清州精神健康中心的心理治療,也曾傳出數月前她曾經試圖自殺。
可惜,到了昨天(3/3),由於卞熙洙已連續多天沒有跟健康中心聯絡,中心職員便向消防隊致電求助,消防員傍晚抵達其家中後,便發現她已於家中自殺身亡,年僅23歲。
▲卞熙秀曾鼓起勇氣開記者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卞熙洙自殺的悲劇,一切都是源於保守的主流韓國社會,對變性人懷著歧視與偏見的眼光所導致。出身自忠清道清州的卞熙洙,2017收到軍隊服兵役的通知,而於2019年11月,擔任陸軍戰車駕駛員副士官的他,知道了自己的性認同感是女性,且接受了心理諮詢和荷爾蒙治療以後,便向上級通報他將會到泰國進行變性手術,本來也受到部隊上下人員的支持。
只是,當她完成手術重回軍營以後,陸軍主管卻以她擅自進行變性手術不再擁有男性性徵為由,根據軍人法第37條第1項第1號及軍人法施行規則第53條,被分類為身心障礙第三級,對她作出了強制轉役的決定。後來,卞熙洙勇敢地舉行記者會,指責陸軍視變性人是殘疾人是對她最大的歧視,便決定上訴軍方要求駁回有關安排,且她也在公眾面前表白,說希望軍方能對她一視同人,並「給她機會成為守護這個國家的軍人」。
▲卞熙洙遭軍方強制退役,在記者會上痛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可惜軍方沒有收回決定,繼續拒絕卞熙洙的申請,而她便再向法院申請訴訟,只是多月來軍方一直沒有向法院呈交訴狀,法院只能一直把應訊日期無期推延。而據稱,包括軍隊在內的大部分國家機關對成為社會話題的案件判斷一直都較保守,擔心包括保守派宗教團體會指責他們的判決,所以多會維持保守的處分。
情形就如2007年,曾任文在寅政府下首任「國家報勳處長」的皮宇鎮女士,當時她作為韓國首位空軍的直昇機機師,因不幸患上乳癌後需要切除乳房。後來,軍方卻以她身體條件「不完整」下強行要求她退役,不服判決的皮宇鎮便上訴至法院,結果法院以根據其主診醫生所指,失去乳房對她駕駛直昇機毫無影響為由,駁回軍方的決定,因而她得以繼續服役,直至2009年退役為止。
然而,這不僅僅出於軍隊這個特殊組織而已,對變性問題敏感的,其實也曾發生在韓國的大學校園之內。
▲淑明女子大學曾拒絕變性學生入學。(圖/翻攝自YouTube/MBCNEWS)
去年原有一名從男轉性的女學生,如願以償,成功申請入讀首爾的淑明女子大學法學院。得知事件以後,以淑明女子大學等韓國六所女子大學為中心的「排除跨性別的基進女性主義者」,便發動校園運動,排山倒海地中傷該名變性同學,結果導致該名學生最終逼不得已地只能放棄註冊,並留下「雖然我在這裡停下來,但我相信今後其他人能走得更遠」的感想。
多年來,韓國的變性人一直都面對著兩種龐大且難以招架的壓力。一是來自家人,正如韓國首位公開變性藝人河莉秀也曾表示,因變性一事早已跟父親鬧翻,從此老死不相往來;而且,韓國主流社會對變性人的身份保留著極保守的偏見,往往視他們為奇形怪狀的不正常人,使他們一直都生活在輿論壓迫之中,這從2008年變性藝人張彩苑因抵受不了人身攻擊,大量網民終日罵她是怪物,最終使她不幸尋短,便可大概了解當中的壓力有多巨大。
▲河莉秀被稱為「最美變性女星」。(圖/CFP)
幸好近來韓國社會隨著大眾討論風氣較昔日開放,變性或跨性別人士的存在與權益也一點一點地,慢慢獲得主流社會關注。
去年劇集《梨泰院Class》中出現了作為變性人的甜栗廚師馬賢利,以她的角色當然能為變性人在社會上的存在增加了不少好感,另外還有韓國首位變性律師「朴韓熙」,憑她的專業人士身份為變性人士爭取更大的法律保障空間,希望將會有機會落實的《禁止歧視法》能更進一步地為韓國這個國度,種下更平等的性別視野,給變性人能在更自由的空間下與主流社會共存連結一起。
▲《梨泰院Class》劇中朴敘俊對變性人李珠英說,不需要向別人說服自己是誰。(圖/翻攝自JTBC)
本文出自外稿作家,由鍾樂偉【變性遭歧視 — 從韓國首位變性士官卞熙洙自殺說起】授權提供►看更多鍾樂偉專欄文章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CFP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