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達頓兄弟來過台灣!相隔15年特別錄影片送給粉絲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
兩度榮獲坎城金棕櫚獎的比利時導演達頓兄弟(Dardenne Brothers)2005年曾帶著金棕櫚之作《孩子》訪台,時隔15年仍念念不忘台灣影迷的熱情。兩人為了宣傳生涯第十一部長片《少年阿罕默德》(Young Ahmed),特別錄製影片與台灣影迷打招呼,相當親民。
▲達頓兄弟。(圖/捷傑提供)
影史上僅有8位電影導演二度拿過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比利時兄弟檔尚皮耶達頓(Jean-Pierre Dardenne)以及盧克達頓(Luc Dardenne)便是其中之二。早期以紀錄片起家的他們,達頓兄弟多年來以自然寫實電影受人推崇,作品一向關注社會中低階層、充滿人道關懷。
▲《少年阿罕默德》劇照。(圖/捷傑提供)
自1999年《美麗羅賽塔》以及2005年《孩子》二度榮獲金棕櫚獎後,兄弟倆便奠定其難以撼動的大師級地位,在最新作品《少年阿罕默德》再次展現深厚的執導功力,故事聚焦在被極端宗教主義挾持的穆斯林少年,一舉勇奪第72屆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等多項國際提名,被美國影評巨擘網站《Roger Ebert》評為:「達頓兄弟一部被低估的傑作,如以往作品般照耀著人性的光輝。」
▲《少年阿罕默德》劇照。(圖/捷傑提供)
《少年阿罕默德》講述一位原本愛打電動的13歲穆斯林少年(伊迪爾班艾迪Idir Ben Addi飾演),受到不良的前輩灌輸他過於激進的思想,原本沒有暴戾之氣的青少年生活頓時變了調,讓他一意遵循內心的教義、完成密謀殺害導師的聖戰計畫。
▲《少年阿罕默德》劇照。(圖/捷傑提供)
達頓兄弟不僅在《少年阿罕默德》使用擅長的手持攝影,長鏡頭跟隨著少年一步步逼近道德邊緣,塑造全片不安的緊張氛圍,也細膩描繪青春期的徬徨與情竇初開,將少年的稚嫩與無助融合其中。他們曾說:「我們試圖製作反映當下社會的電影,我們都應該努力面對當下。」電影不僅直視歐洲人內心對宗教恐怖主義的恐懼,更探討正常體制下,那些被極端宗教主義剝削的眾多孩子的困境。
《少年阿罕默德》將於2月21日在台上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