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在錫最溫暖的綜藝節目!街頭抓人玩問答...在韓引起共鳴與反思
文/鍾樂偉
休息了5個多月,由劉在錫與曹世鎬共同主持的tvN綜藝節目《劉QUIZ ON THE BLOCK》,於上月16日迎來了節目的第二季。雖然以收視率計算,第一季的《劉QUIZ》跟劉在錫昔日主持的眾多綜藝節目相比,並不算是亮麗,平均收視只有約2%而已,但它所帶來的輿論口碑,卻遠較收視率更廣受觀眾好評。
《劉QUIZ》承襲了第一季的傳統,節目的主軸仍是以劉在錫與曹世鎬二人,於每集挑選首爾某一社區為拍攝對象,探訪該社區內人們的日常生活,跟他們閒話家常和進行問答,只要成功答對問題的受訪者,就送出100萬韓圜的獎金作獎勵。
但是,作為第二季的開端,節目也迎來了一些小變化。首先它播出的時間,從原來的星期三晚上11時,轉移至同時段的星期二夜晚,考慮的或許是避免與周三晚眾多具競爭性的節目,如SBS的《白種元的胡同餐館》、MBC的《黃金漁場Radio Star》與JTBC的《請給一頓飯》作正面收視競爭,便選擇轉戰周二晚間時段,希望為節目收視帶來幫助。
另外,不再以挑戰者必須答對5個問題才能獲得獎金,第二季大幅降低了門檻,只要答對1個問題就能獲得100萬韓圜。而且,為照顧大部份市民首次參加電視節目而感到緊張,影響獲獎機會,第二季的提問便汲取經驗作了修正,降低了試題的難度,答案方面也較以往短及簡單,希望改走與眾同樂的皆大歡喜路線,讓更多市民都能從節目中獲得予以分享的喜樂。
此外,作為以脫口秀見稱的節目,第二季也刻意把節目內容更側重在走在街頭、偶然碰上的普通市民,跟他們談話的對話之上。而兩位主持,也改以獨有的親密口吻,例如向市民提出「如果要想寫一本關於自己的書,你會在書中首句寫上什麼?」與「如果能跟昔日的自己對話,你會想跟自己說什麼?」的提問,展現出社區內豐富多彩的日常故事同時,也可以借那些窩心的個人經歷分享,為面對著同樣生活困境的觀眾,帶來心靈上的共鳴,也可傳達出人生正能量的訊息,讓人感動。
所以,在本季的節目裡,拍攝的重點也明顯地從昔日的答題競爭部份,轉移至各個凸顯老街窄巷角落的舊區人文風光身上。
有趣的是,即使是同一個小社區,不同時間段也能遇到不同類型的人,比方上午上學、上班時段便會碰到仍擦著眼鏡、戴著疲倦身軀上路的學生與上班族(就如第二集的那位趕著上班的、在博物館工作的鄭先生);中午之前則是老人和小商店店主主要出沒的時段(就如第一集的那位已從事理髮數十載的李婆婆);下午放學時段,我們便能見到一大群小學與初高中學生在同一社區內熙來攘往的模樣(就如第二集那兩位剛下課準備到讀書室溫習的學生)。這種社區源源不絕的生命力,正是此節目帶給觀眾巨大的樂趣之一。
正如《劉QUIZ》的製作組早前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該節目的創意,其實是啟蒙自一部剛離世的法國著名導演Agnès Varda與藝術家J.R共同執導的法國紀錄片電影《最酷的旅伴》(Visages Villages)而來。該紀錄片的主旨,是以講述兩名導演與藝術家,一起乘坐一輛特製的廂式卡車,週遊法國鄉村不同之處,拍攝他們一路遇見的人們,還有當中的人文風景,再以通過拍照和現場展示那些照片,讓人思考藝術和生活的本質。
雖然《劉QUIZ》與《最酷的旅伴》的製作方向不盡相同,但每當在鏡頭面前,看到劉在錫與曹世鎬二人在韓國各城市各處流浪遊走,通過猜謎般的問答,靠近路上相遇的人們,並以深度交談,引出對方說出心裡的故事。就如第二集中,在首爾龍山區經營十數載餐廳生意的老闆,藉著節目向外界道出龍山舊區重建以後,帶來的社區士紳化(中產階層化),破壞了舊社區富人情的人文生態。
這些都是《劉QUIZ》能夠創造出異於一般韓綜的啟迪力量,讓觀眾反思急速生活以外,其實當我們放慢步伐,細閱社區的人文風景之時,也可以重新發掘已給人遺忘的生命價值。
▼《劉QUIZ ON THE BLOCK》節目精華。(影片來源:YouTube tvN)
(以上圖片皆翻攝自YouTube tvN)
本文由鍾樂偉【劉 QUIZ ON THE BLOCK (第二季):逐漸瞭解彼此與我們的社區】授權提供
想成為韓星爆爆特約寫手嗎?歡迎投稿報名【韓粉圈圈】►看更多鍾樂偉專欄文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