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九禁區》:真正的歧視早已深植人心

文/仿生鹿

這部批判意味濃厚的電影,是出自Neill Blomkamp這位出生於南非約翰尼斯堡 (即本作故事的發生地) 的導演,同時也是他初試啼聲的處女作。很明顯能看出本作是導演對於自己故鄉的反思與批判,其實我是先看過他的第二部作品《極樂世界》(Elysium),這部作品只能說是表現平平的科幻動作片,但或許《第九禁區》是有了《魔戒》導演Peter Jackson擔任監製的加持,可以說是非常不凡的作品。

▲▼電影《第九禁區》劇照。(圖/翻攝自imdb)

劇情簡介:

在1982年,南非約翰尼斯堡上空突然出現一艘巨大的外星船艦,使得人心惶惶,但這艘船艦卻只是一直停留在空中、沒有任何舉動。出於好奇、人類登上船艦探查,發現船艦因為部分零件損毀掉落而停滯,而船艦中則住著一群像是大蝦子的外星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將這些「大蝦」安置在約翰尼斯堡一處貧民窟、並稱其「第九禁區」,然而,28年後因為這個貧民窟的人口過度增加、犯罪不斷,列國聯盟 (Multinational United,簡稱MNU) 決定將第九禁區遷移到離約翰尼斯堡更遠的地方。主角威庫斯是負責這項外星人遷移計畫的主管,然而在驅逐的過程中,卻不小心沾到外星人的能源液體,進而慢慢變成「大蝦」......

▲▼電影《第九禁區》劇照。(圖/翻攝自imdb)

一、是敵是友的外來者?

一開始,地球人對於這些「大蝦」是既畏懼又充滿好奇,直到漸漸了解這種外星生物後卻開始對其迫害、威脅,甚至是利用他們。因為這些「大蝦」竟然對於貓食情有獨鍾,有時甚至會闖入市區搶奪人們身上的食物,而當地的幫派則利用他們對於貓食的愛好,即使因為沒有「大蝦」的DNA而無法使用這些武器,他們仍用便宜的貓罐頭來換取強力的外星武器。第九禁區也漸漸成了當地的三不管地帶......

人們對於目的未明、語言不通的異族通常抱持著警戒的心態,更何況是電影小說中處處描寫為意圖侵略地球的外星人。縱使外星人漸漸學會地球的語言、而地球人也成立了專職的外星人負責單位,卻沒有人想到該去溝通外星人的來意與協助他們脫困,僅僅是將他們視為眼不見為淨的難民。

▲▼電影《第九禁區》劇照。(圖/翻攝自imdb)

人類終究是自私的,儘管去協助、幫忙這些外星人並非難事,如果願意積極詢問的話或許能得知如何修復母艦,讓他們回到自己的星球。但是人們卻選擇了最消極、且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只要不要看到這群外星人怎樣都好、放任他們自生自滅,如果帶點陰謀論來說,是地球人故意不讓外星人回家、進而慢慢研究外星科技並尋找解鎖強力外星DNA武器的方法。而最終這個問題也不斷擴大,迫使MNU必須將「大蝦」們驅離到離城市更遠的地方......

二、平等的真諦

電影中處處可以看到,無論是MNU的官員、士兵或是普通的平民百姓,看待「大蝦」猶如低等動物一樣,甚至對於他們做出戲弄、嘲諷的舉動,殊不知,這些看似愚笨的外星人,卻有著徒手將人撕裂的強壯身軀。人類對待外星人的方式,雖看似平等,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事實上,擁有權力的人通常會塑造「眾人平等」的假象,就像某人曾經說過:「我把你當人看」這種話,其中的隱句就是:「你是比人還低下的種族,是我看得起你,你才稍微有些地位」,視他人的權利為自己的賜與,實際上手段還是強烈而粗暴的。劇中MNU要求外星人簽訂遷離切結書,實際上不管有沒有簽署他們都會將「大蝦」們趕走,甚至主角威庫斯在挨家挨戶地遞上切結書時,外星人憤而用手將之拍掉,威庫斯竟說:「他用手碰過了,那就算他已經簽名了」,實際上也說明了這是種假平等的形式。

▲▼電影《第九禁區》劇照。(圖/翻攝自imdb)

我們在追求平等的過程中,或許掌權者會不斷釋出「善意」,但這些「善意」的背後可能隱含著自我麻醉的效果,以為自己成功了、得到平等權利,實際上暗地裡當權者可能操縱著比眾人所想像的更多的資源與權力。什麼是「平等」?僅僅只是擁有相同的身分,還是對於追求成就與自由擁有相同的機會與資源?

三、種族主義的批判

從前述人類對於外星人的行徑可以看出,人類雖在科技上不如「大蝦」,但是卻認為自身在智慧與地位上高人一等。跳回現實層面,可以看到劇中黑人與白人的明顯分歧,黑人在劇中都屬於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角色,如第九禁區中的黑幫、在速食店中大排長龍的顧客以及MNU中威庫斯的下屬;而白人則是住在高級住宅區、有著乾淨舒適的居住環境,在MNU中白人亦佔據了多數高階核心職位。

從現實歷史來看,非洲因為曾受到歐洲各國殖民,因此也有不白人後裔留居非洲。從約翰尼斯堡的人口分布來看,黑人佔約50%人口、而白人佔約20%,雖然種族隔離政策已經廢除二十餘年,種族歧視的問題沒有以往嚴重,但至今多數資源仍掌握在白人中。而基於上個世紀的仇恨,也有一些白人認為黑人對他們展開報復,所以因種族歧視爭議所爆發的問題仍然存在。白人的猜忌、黑人的報復,或許種族主義只是從顯而易見的政策變為潛規則......

▲▼電影《第九禁區》劇照。(圖/翻攝自imdb)

甚至黑人內部也漸漸有了分岐,雖然現在黑人在政經地位也慢慢崛起,但是並非所有黑人都受益,僅有少部分黑人菁英能獲得良好的生存環境,即便總統是黑人,但其實跟白人執政時資源分配比例差不多、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實為換湯不換藥的黑人執政。

四、社會現實

威庫斯在逃亡的過程中,漸漸感受到身為外星人所遭受到的異樣眼光,但是,當他來到了第九禁區時,卻沒有被外星人當作是同類。深受兩方壓力的威庫斯,只能藏身在廢墟之中,作為人類與外星人的混種,使得沒有一處能接納他,甚至使得威庫斯變得猜忌心甚重,一度懷疑唯一幫助他的外星人克里斯多福欺騙他並攻擊之......

在台灣社會中,混血兒通常都會得到正面的關注,然而在西方社會中似乎沒有這類現象,甚至在一些存有種族優越感的國家混血兒並不會受到很好的待遇,甚至有歧視的現象。若將這樣的角色代換成因各種原因成為特殊身分的人們,同樣可以拿來說明他們的處境,社會對於特立獨行或異於常人的人通常抱有偏見或是投以異樣眼光,卻不容易去思考為何他們要這麼做或者為何變得如此。

▲▼電影《第九禁區》劇照。(圖/翻攝自imdb)

這也讓我想起前一陣子看過的小說《變形記》,內容則是主角某日清醒變成了一隻大怪蟲,進而漸漸脫離人類社會、被家人冷落,最後在無人在乎的情況下死亡的故事。社會要求人們平凡,平凡到有著可怕的一致性,可是這樣的一致性卻漸漸使人異化,然而社會又強烈排拒這些異化者,對於他們做出社會排斥的最終制裁......

▲▼電影《第九禁區》劇照。(圖/翻攝自imdb)

後記:

本片部分以訪談的形式來拍攝,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感,以眾人對於外星人的看法,漸漸轉換到威庫斯身上,直到故事尾聲才漸漸提出對於他變成外星人的看法,配合整體故事進行、用各式各樣的人物談話來引出內容,著實是非常有趣的拍攝手法。最後導演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究竟威庫斯還能不能變回人類?克里斯多福會不會再次回到地球?這一切都不重要了,最關鍵的是導演想表達的議題已經確確實實烙印在觀眾心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熱門影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