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台灣票房年度第三! 推薦2018錯過可惜5部韓影

文/彭紹宇

2018年對韓國電影而言,絕對是重要的一年。李滄東執導的《燃燒烈愛》帶領韓國成功進入奧斯卡外語片九強,這不是件簡單的事,鮮少人知道,韓國從未進入奧斯卡外語片名單,甚至連九強都未曾選入,儘管韓國電影產業發展蓬勃,由於政府選派策略有誤,導致儘管亞洲的日本、台灣與中國都已多次入圍,韓國卻是名符其實的後段班。今年《燃燒烈愛》打破自1962年首次報名以來全部槓龜的慘況,雖然最後被正式入圍名單五強中排除,卻為韓影注入一劑強心針。

《燃燒烈愛》海報。(圖/華聯國際提供)

▲《燃燒烈愛》可能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圖/華聯國際提供)

視角回到台灣,去年引進台灣的韓國電影數目呈上升趨勢,若攤開票房,韓影表現其實不錯,票房資優生《與神同行:最終審判》挾帶首集氣勢與演員來台宣傳,最終賣破近4.8億,高居全台年度總票房第三,在一眾好萊塢大片霸榜之下,韓國成為前二十高票房的電影出品國中,唯一美國之外的國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精選韓影。(圖/翻攝自Daum Movie)

▲2018韓影十分精彩。(圖/翻攝自Daum Movie)

此外,夏天上映的《冠軍大叔》也表現不俗,雖沒有到達破億門檻,仍靠口碑行銷創下超乎預期的成績。前三至十名依序如下:《鬼病院:靈異直播》、《雨妳再次相遇》、《屍落之城》、《Burn the Stage: The Movie》、《非賣品》、《極智對決》、《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致命目擊》。

這些票房高的電影或許對大家都不陌生,但有哪些是2018年非常優秀,但卻獲得較少關注的韓國電影呢?筆者選出去年度五部最佳韓影,其中有大師作品,也有新銳導演處女作,有影帝影后加持,也有劃時代意義的轉型正義電影,或許它們在票房表現上並非名列前茅,但保證值得一看。

5. 《女高校生死了以後》(2018金馬影展放映)

▲《女高校生死了以後》海報。(圖/翻攝自Daum Movie)

▲《女高校生死了以後》海報。(圖/翻攝自Daum Movie)

以校園霸凌為題,將受害者、加害者、校方與加害者家長等多重角色納入,精準反映韓國重視集體性的民族性格,更勇敢觸碰在韓國仍相當保守的同性議題,冷冽畫面與影片所想表達的絕望氣息相互呼應,帶有些許懸疑成分,以小喻大,探討至全韓國的社會通病。

▲《女高校生死了以後》與導演金宜奭合照。(圖/彭紹宇提供)

▲筆者與導演金宜奭(右)。(圖/彭紹宇提供)

出自年輕導演金宜奭之手,此片雖未在台灣正式上映,但被選入金馬影展,廣受觀眾好評。而這也是他的首支執導長片,筆者影展期間曾訪問導演,他表示想拍出一部「超越性別的作品」,藉由導演身旁友人的親身經驗發揮,儘管初出茅廬,但劇情勾勒技巧純熟、氛圍營造令人驚豔,全片完整度相當高,幾乎看不出青澀痕跡,絕對是未來令人期待的新興導演。

延伸閱讀:【金馬專題】2018金馬影展 | 奈派克獎入選影片總評

4. 《花漾奶奶秀英文》(2018/1/12上映)

表面上是一位老奶奶學英文的故事,但隱藏於背後的原因卻令人心碎,探討日韓糾纏超過半世紀以上的慰安婦議題,以這段歷史的受害者為視角,帶領觀眾重溯二戰時期那段身不由己,為她帶來多深的心理後遺症,並突破旁人輿論和自身壓力,願意為了歷史真相站上國際舞台。

儘管有些韓式煽情,但其實改編自真實故事,奶奶的原型是李詠書,她的後半生都為慰安婦權益奔波,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夏天也有另部《她們的故事》上映,同樣講述慰安婦議題,並以1990年代日韓「關釜裁判」為創作母題。

《花》是我心目中去年票房最被低估的韓國電影,年初在台上映時未受關注,原因除了當時段多部大片同時競爭(當時《與神同行》、《STAR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和《可可夜總會》正熱賣),另外猜測應受片名影響,使台灣觀眾容易產生錯誤的先入為主,儘管看過的觀眾大感意外並幾乎無不推薦,然口碑並未建立,在票房表現上並不出色。

延伸閱讀:《花漾奶奶秀英文》:喜劇底下,道盡日韓慰安婦問題的無解與蒼涼

3. 《北風》(2018/9/7上映)

囊括一票影帝級名演員黃晸玟、李聖旻、趙震雄、朱智勛,以及歌手李孝利驚喜出演,在韓國本土年度票房也名列韓片第五,改編自曾轟動一時的南韓間諜黑金星事件,在去年南北韓關係大躍進之際,這部電影來得很是時候。

雖是諜報片,卻令人感受到濃厚的兩韓兄弟情誼,儘管描繪嚴肅的政治題材,電影卻選擇用溫柔的方式詮釋,傳達每個人都是身不由己。政治本身之惡絕非必要,卻都難以避免,無論是自由世界的南韓或三八度線那端的北韓,沒有一方是絕對正確,甚至在政治世界中,我們會發現意識形態其實也只是服務利益的道具,這才是最殘酷的真相。

延伸閱讀:《北風》:專屬南北韓的精彩諜報片

2.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2018/1/12上映)

韓影「民主三部曲」來到最終章,這回背景是1987年的南韓民主化運動。一九八七對所有韓國人而言都是難以忘記的數字,就像是分界點,如果沒有那年的抗爭與轉型,韓國就不會是我們所熟悉的現狀。

同樣善用真實改編的後座力,幾位不幸在威權體制下犧牲的大學生烈士朴鍾哲、李韓烈,電影重新帶領觀眾回到躁動不安的那年,且以大部分皆為真人的角色,串起每個人在那場運動中的微小改變,對這段歷史不熟悉的觀眾而言,這部電影觀影經驗會是震撼的,民主權益的得來不易,總得需要我們親自與那些歷史人物共同心跳與緊張才得以了解。

筆者已在不同場合下多次看過這部電影, 依然每次都震撼不已,韓國將歷史事實改編影視的實力已經達教科書等級,而這部經典電影在未來必定將被拿來一播再播。

延伸閱讀:《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我們剩下的最後武器,就是真實

1. 《燃燒烈愛》(2018/6/29上映)

南韓大導李滄東睽違八年的新作,五月坎城首映即轟動一時,儘管最後擦身金棕櫚獎,但也刷新坎城影展場刊評分新高。

《燃燒烈愛》由村上春樹小說改編而成,卻在李滄東手上拍出獨樹一幟的樣貌,極具詩意與多重隱喻的呈現手法,反映這個世代青年族群的集體無力、茫然與剝奪感,謎一般的世界在此片中釀成一股憤怒,時不時表露出的階級對立與人性病態,讓電影宛若一團烈火,將那些不滿意或無力改變的社會現狀燃燒殆盡。

李滄東的電影風格獨具,帶給觀眾的觀影體驗極有魅力,茫然青年(劉亞仁)、韓國富裕階級(史蒂芬元)與富有神秘色彩的瀟灑女孩(全鍾淑),三人都交出從影以來的代表作,尤其全鍾淑更是位電影新人,表現卻一點都不遜色另外二位。

這部是筆者認為去年度品質最高的韓國電影,或許可預期並非每個人都能吃李滄東這套,耐人尋味與故弄玄虛往往一線間,但這是部會引發自我省思的電影,真正迷人的,是你出了戲院後如何詮釋它。

延伸閱讀:《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同場加映不可錯過:
《東柱:時代詩情》(2018/3/16上映)
《克萊兒的相機》(2018/5/25上映)
《親密陌生人》(2018/11/02上映)
《分秒幣爭》(2018/12/7上映)
延伸閱讀:《分秒幣爭》:被韓國人刻在骨子裡的教訓

經典重映百看不厭:
《華麗的假期》(2018/2/28上映)
《原罪犯》(2018/5/11上映)
《殺人回憶》(2018/7/06上映)
《揭密風暴》(2018/7/20上映)


彭紹宇

1997年出生,政大外交系學生,從娛樂、戲劇、社會與各種觀察視角,與你們分享任何不該錯過的韓國大小事,現自學韓文中,致力守護心中的小行星。看更多請至部落格【彭紹宇】

想成為韓星爆爆特約寫手嗎?歡迎投稿報名【韓粉圈圈】►看更多彭紹宇專欄文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熱門影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