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紀錄片發威!趙德胤《翡翠之城》影展雙入圍
記者林映妤/台北報導
第11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6日揭曉國際競賽、亞洲視野競賽及台灣競賽入圍名單,並由文化部影視局長徐宜君頒發入圍證書。黃惠偵《日常對話》入圍國際競賽、台灣競賽;趙德胤《翡翠之城》入圍亞洲視野競賽、台灣競賽;吳耀東《Goodnight & Goodbye》也入圍亞洲視野競賽,並將舉行世界首映。
▲▼趙德胤《翡翠之城》。(圖/TIDF提供)
台灣競賽有近200部作品參賽,最終15部影片入選,其中4部作品跨出台灣本島,如將視角瞄準緬甸底層的趙德胤《翡翠之城》、李永超《血琥珀》與李立劭《那山人這山事》,以及廖克發《不即不離》,透過父子對話,探尋馬來西亞敏感的共產黨歷史。
台灣紀錄片能量爆發,其他還有紀岳君《徐自強的練習題》、陳芯宜《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黃惠偵《日常對話》等也都備受矚目。
▲▼李永超《血琥珀》、李立劭《那山人這山事》。(圖/TIDF提供)
國際競賽今年高達1824件作品參賽,其中包含曾以《英雄的斗篷》拿下第10屆TIDF亞洲視野競賽首獎的伊朗導演阿拉許拉胡提(Arash Lahouti),其新作《Pale Blue》記錄曾參與過兩伊戰爭的精神病患;還有第9屆TIDF亞洲視野競賽與華人紀錄片獎首獎《玉門》導演之一史杰鵬,他在《El Mar la Mar》中展現了極具創新實驗的影像語言,探討美墨邊界問題。
其他還有第9屆TIDF開幕片《活在三里塚》日本導演代島治彥,繼續深入反成田機場運動的紀錄,新作品《The Fall of Icarus: Narita Stories》宛若續集,將鏡頭對準當年參與抗爭的外來學生,娓娓道出運動50年後留下的創傷與遺憾;臥底拍攝柬埔寨反迫遷運動長達6年的《A Cambodian Spring 》;由德國、匈牙利及英國3位導演共同創作,以各自阿嬤生命經驗迴照二戰歷史的《Granny Project》,皆屬跨國界的製作!
▲▼紀岳君《徐自強的練習題》、黃惠偵《日常對話》。(圖/TIDF提供)
亞洲視野競賽共收到621部作品,選出15部入圍作品,策展人林木材表示,本屆入圍作品在國別分布上更為廣泛,不僅有來自日韓中與東南亞的影片,也有亞美尼亞、烏茲別克、黎巴嫩、孟加拉的作品。
1997年吳耀東拍攝學弟辜國塘的《在高速公路上游泳》,被譽為台灣紀錄片史上不可不看的重要作品;20年後吳耀東再次帶著鏡頭來到辜國塘家,過去刻意遺忘與不敢去面對的種種再度浮現,完成《Goodnight & Goodbye》,他以此自省與告別,與趙德胤的《翡翠之城》一同入圍亞洲視野競賽。
印度紀錄片大師卡馬爾(Kamal Swaroop)的《Pushkar Puran》從印度聖地出發,探討人、信仰與地方的關係,帶出深沈的哲學思考;日本資深導演伊勢真一的《Home, Sweet Home》,近距離記錄被診斷為發展遲緩的姪兒與其母親,35年來的成長與生活;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導演蕭瀟的第一部紀錄長片《團魚岩》,則是回到自身成長的小村莊尋找記憶中的鄉愁,以黑白影像醞釀出濃厚的詩意。
第11屆TIDF將在5月4日至13日於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舉辦。
讀者迴響